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黄龙洞 >> 黄龙洞图片 >> 正文 >> 正文

中国家庭的怪现象父母逼婚子女,子女强烈反

来源:黄龙洞 时间:2024/10/12

01

老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虽然上学尤其是中学时,谈恋爱会被禁止、反对,一旦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催婚就成了日常。

有的父母是直白地催:

你该结婚了,该找个对象了。别眼高手低的,差不多得了。

有的父母是隐晦地催:

那谁谁和你一般大,人家连娃都生了。我和你什么阿姨/叔叔一般大,人家孙子都上幼儿园了。

如果说这些停留在口头上的唠叨让人郁闷,那各种逼婚手段可就让人抓狂了。

有些父母开口就是“你不结婚,我都没脸出去”,“我闭不上眼”,还有的直接上手,给安排对象相亲,甚至闹到孩子工作场所。

前几年有个新闻,说有位男子30多岁了,还没有对象,父母看其也不够积极,于是直接到儿子经营的饭馆,赶走顾客,甚至砸坏收银的电脑。

没办法,男子只好将饭店停业,挂出告示“家长逼婚,暂停营业”。

日常催婚,父母逼婚,早就成了每年尤其是过年的热点事件。

中国父母有多爱逼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逼婚现状调查报告显示:逾七成人曾被父母逼婚,25至35岁的“单身汪”压力最大,被逼婚率高达86%。

为什么父母那么在乎孩子是不是结婚,在父母看来,“我都是为了你好”。

不结婚,你的人生就不完整,你一个人就会孤苦无依。

但婚姻本身却是脆弱和充满风险的,又怎么能保证结了婚,就会幸福呢。

同样是单身,未婚的子女被父母疯狂催婚,想再婚的父母却可能被子女强烈反对。

02

最近看钱江晚报的一则报道:”杭州退休女老师和71岁大伯相亲,女儿“轮番轰炸”红娘!对方儿子也怒了。

黄龙洞的金大姐是杭州的“金牌红娘”,她促成的姻缘已超过4位数,但成功的老年夫妻却寥寥无几。

在金大姐看来,给老头老太太做红娘,麻烦事多,最大的问题就来自于老人的子女。

前年,有位老大姐找到金大姐,想找个老伴。

“69岁,丧偶,有房,一儿一女,儿子在国外,女儿在杭州。本人蛮漂亮的,以前是个老师。”

金大姐经过评估,为其介绍了一位男士:71岁,国企退休,离异多年。

两人很匹配,见面后,也顺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

但金大姐并没有吃到喜糖,先是老大姐的女儿来吵闹,她说自己的妈妈不用嫁人,“吃穿不用人照顾,嫁个老头,没意思的”。

紧接着,老先生的儿子也上门,“我老爸年纪大了,有老年痴呆的,你就不要管了”。

简言之,双方子女均不同意父母再婚。

一个丧偶,一个离异多年,现在应该不会有再婚“丢人”的思想了吧?

几番闹腾之下,金大姐找到了原因:

两位老人都有房子,一旦登记结婚,一方就享有了对方房子的部分继承权。谁都不想自己爸/妈的房子被分走一部分。

“本来觉得是做了件好事,结果到了子女那里,就变成做坏事了。”

金大姐不再愿意为老年人介绍姻缘了。

对父/母再婚持反对态度的,上文中的子女绝不是少数。

03

父母为什么要逼婚子女,表面上是为子女好,但内里却各有不同。

究其根源,这种中国式婚姻的焦虑,和中国家庭缺乏界限脱不开关系。

心理学家武志红提出过一个浆糊逻辑,最常见的浆糊逻辑,就是我的事儿是你的事儿,你的事儿也是我的事。

所以尽管孩子已经成年,能独立生活,但孩子是否结婚依然会当成是父母自己的事。

在一部分父母潜意识里,只有结了婚、成了家,自己的任务才算完成。

甚至还有父母认为:你不结婚就是不孝,就是让我丢脸。

事实上,尽管父母生下并养育子女,但子女依然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

必须依照父母要求的方式去生活,这是控制欲,本质上不是爱。

在那些反对父母再婚的子女眼里,父母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的财产理所当然是自己的。

一旦父/母再婚,再婚对象就有权利获得财产的继承权,就等于自己所得份额会减少。

所以,他们不在乎父母有情感需求,更不想或者故意忽略,其实父母的财产,父母有权利自己处置。

事实上只要没到你名下的财产,就不是你的,夫妻共同财产除外。

情感需求,不因年龄老小而有无。

正是因为有情感需求,所以很多大龄的男女宁愿单着,因为他们还没遇到能满足自己情感需求的人。

也正是因为有情感需求,六七十岁的老人,还会想找一个老伴,在寂静睡不着的深夜,能有人说说话。

把对方的事/财产当成自己的,却不懂也不愿意从情感上支持对方,有多少家庭拧巴至此。

父母之爱子女,少不了放手,以便让子女尽快学会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负责。

子女之爱父母,尊重应放头里,没有尊重,所谓的孝也就成了敷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8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