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黄龙洞 >> 黄龙洞图片 >> 正文 >> 正文

罗浮山佛国禅林

来源:黄龙洞 时间:2025/3/28

文/黄智华

广东罗浮山的宗教建筑原有九观十八寺之多。九观包括:冲虚观、酥醪观、白鹤观、九天观、黄龙观、长春观、茶山观、何仙观、丛林观;十八寺包括:南楼寺、延祥寺、华首寺、明月寺、延庆寺、龙华寺、宝积寺、资福寺、香积寺、大慈寺、华岩寺、花手寺、东林寺、护圆寺、法云寺、太平寺、拨云寺、佛迹寺。

其中以五观五寺较为著名,五观即冲虚、酥醪、白鹤、九天和黄龙,五寺为华首、宝积、延祥、明月和拨云。

据有关资料载,罗浮山的佛教史与敦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最早到罗浮山修行的僧人是单道开。单道开俗姓盂,敦煌人,公元年南下罗浮,初时搭茅棚居住,后又隐寝石室,其踪迹所在难以寻觅。他只为潜心静修,自我完善,据说他在罗浮百岁归寿。单道开之后,到罗浮山修行的人接连不断。

梁武帝天监年间,有智药禅师入山,建了宝积寺;大同年间有景泰禅师入山结茅庵于小石楼;唐天宝年间,唐玄宗曾下旨立延祥寺、华首台和明月戒坛,使黄龙洞常有五百华首真人游会,自此,僧侣云集、佛事中兴,成为罗浮佛国著名禅林。

法云寺位于鹿角坑口,据《博罗县志》记载,即晦杲禅师云水庵也,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崇祯末年寺僧智恬重修,易今名。

观音古寺原名“观音古庙”,始建于宋朝,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经世事变迁,古寺几经兴衰,现代历经数载,已修建成大悲殿、万佛楼、大雄宝殿、天王殿、钟楼、鼓楼等建筑。

黄龙观西、罗浮山西南麓孤青峰下有华首台,十八寺中以华首寺为“第一禅林”,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华首台倚孤青峰,居高临下,两翼有山环抱,称左青龙,右白虎。

据华首寺住持介绍,很久以前,有五百华发老人聚集此地,听禅论道,故此地得名华首台。唐开元二十六年间,六祖惠能的一个弟子在此兴建寺院,皇帝敕封赐名“华首寺”。

华首台前有一门庭石,刻有“岭南第一山”“闻钟发省”。

据史籍记载,这里原有一座钟楼,有贵客到即鸣钟欢迎。在华首台下有两块石头斜立,上合下开,30多米高的瀑布,飞泻直下,冲击岩石,雪珠四溅,那就是崖刻“飞云溅雪”景观的写照。

华首台侧有一棵千年古树,名为“人面子”,树高24米,树冠宽广,花繁叶茂,生机盎然。“人面子”古树为开山祖师所植,该树富有灵性,非常神奇,受损树洞都会自然愈闭,愈合的断面平滑,不似其他种类的树瘤那样粗糙。古树几经风吹雷击,依旧挺立,愈发苍劲。

“人面子”果入药有开胃、健脾、醒酒、解毒的功效。该树为华首寺一景,不少信众慕名前来参拜这树中的“老寿星”,祈祷家庭平安,事业兴旺。

华首寺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万佛塔、望海观音、天王殿、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万佛殿和四面佛等。

万佛塔内供一万一千零一尊佛祖像,从某角度说,一尊佛代表的是一个时空世界,一万一千尊佛代表的是三千大千世界。

《大智度论》中说:“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十方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为一佛世界,是中更无余佛,实一释迦牟尼佛。”

三千大千世界代表的是无数的时空世界,但都归于一尊佛,同一起源,故万佛塔内供有“一万一千零一尊佛”。

(本文出自黄智华《岭南形胜行》一书,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