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旅游产业还是其他产业,其发展模式的核心理念大多是相通的,首先它们都是要尽可能抢占好的资源,占据好的市场定位,还有就是占据属于自己的消费市场。这三者是各个项目、各个产业要取得成功的三大基石,我们可以称之为三占原则。
占据资源
旅游项目的开发为什么很难出现像万达、万科那样的龙头企业?因为这是由旅游项目的特性决定的。在旅游产业成功的要素中,首先是资源的垄断。优质资源已经被垄断,并且由于旅游资源的不可复制性,都决定着连锁开发旅游项目的困难性。
得资源者就会抢占先机,抢占资源分为两个类型。
第一个类型是对传统的旅游景区资源的争夺。通常企业可以通过经营权的获得来获得景区资源。比如,张家界的黄龙洞景区,通过体制改革带来的经营权逐步从国家手中转移到企业手中,通过企业的力量来促使景区的发展。这种资源的抢占往往主要是围绕景区开发经营权展开的。
第二个类型是新兴区域的资源的占据。比如,三亚海岸线大开发,从亚龙湾到海棠湾,从海棠湾到清水湾,这些优质的海岸线资源已经被抢先进入者占据,并获得丰厚的回报。即使在青岛,惠州、北海、威海这样的城市,它的海岸线也从原先空旷的海滩变成了一望无际的高楼。这样的资源抢占,是基于旅游项目开发而展开。
比如,万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投资规模达亿元,占地面积18.34平方公里(约2.7万亩)的旅游地产,由万达集团、泛海集团、大连一方集团、内蒙古伊利资源集团、用友集团和联想集团组成。这些最顶级的企业的联手,保证了资源的高水平开发利用、项目国际一流的开发目标、在资金上的保证、在理念上的先进。
而长白山项目只是一个开始,年,这个庞大的投资联合体频频出击:6月17日,签订福州琅岐岛国际旅游度假区、武夷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投资框架协议;8月24日,投资亿元的大连金石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签约;9月10日,投资亿元的西双版纳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签约。这些频繁的投资都是对资源的抢占。
战略占位
占位是一种战略性的东西,我们现在企业往往讲求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企业的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占位,也就是占据进入互联网的入口、门户,同一类型的网站,谁占领了门户,谁就获得了一劳永逸的战略优势。互联网把这种占位的重要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对于旅游企业、旅游项目的启示也是一样的。
贵州在围绕怎样打造著名旅游目的地和建设旅游强省,提出要更好地推动旅游业发展,就要做好五个方面,其中前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要打造品牌,利用一切机会,采取各种手段,加大旅游宣传创意和策划力度,借势造势,借力发力,全力打造“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的整体品牌形象。二要抢占市场,发挥贵州省独特优势,坚持“巩固现有的、做好周边的、瞄准高端的、开发潜在的”方针,在竞争激烈的大市场中抢得先机,分享更多机会。
这两个方面就是在强调市场占位和形象占位。一个项目或者地区的旅游要形成很好的行为和占位,在旅游格局中占据必要的位置,只有占位才有地位。
从前鲜为人知的山西平遥、云南丽江等古城在20世纪90年代因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身价陡增。“世界遗产”如一块金字招牌,作为无形资产,其潜在价值难以估算。于是,各地蜂拥而起,刮起了一股“申遗热”。面对这股热潮,3年,贵州省文化厅将肇兴堂安侗族文化区、郎德西江苗族文化区、贵州古屯堡(寨英、隆里、云山屯)、大洞遗址4个项目上报国家文物局和中国教科文全委会。
其中西江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雷山县,这里居住的是苗族西氏支系。千户苗寨西面环山,重峦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自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有上千年的建寨历史,是全国最大的苗寨,有多户,故称为“千户苗寨”。它既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被誉为“苗族民族文化艺术馆”,也是研究苗族历史和文化的“活化石”,更是全球苗族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的缩影。西江千户苗寨就是采用的占位的方法,形成自己第一苗寨的市场定位和项目形象。
没有占位,项目将没有差异化优势。所以,不管一个项目时大是小,都要用各种方法,尽量要寻找到项目的市场占位。不仅仅大项目可以应用市场占位策略,小项目也可以通过市场细分、主题细分、比较优势、地缘优势等差异化的手段形成市场占位。
占据市场
一个旅游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除了资源之外,另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有消费力支撑。消费力支撑对于一个旅游项目的重要性表现在:其一,庞大的消费群可以促使项目获得很高的人流量和收入额;其二,庞大消费力的支撑可以弥补项目资源有限、资源优势不明显的短板。这个消费群体可以使地域性的消费力支撑,也可以是跨越不同地域区隔的消费力支撑。
有些项目的消费力支撑主要是地域性的。比如,深圳的青青世界、海上田园等,依托本地千万人口及周边城市人口。有些项目除了地域性客群之外还有非地域的客户,比如海南的候鸟客户,比如在丽江、大理这样的地方,往往旅游的主体主要是外部的消费客群占据绝大多数的比例。
所以,从消费半径来看,我们可以把消费市场划分为三个区域:第一个区域,就是项目的核心客群;第二个区域是项目周边的辐射客群;第三格区域就是超级辐射客群。比如江南的几个古镇就形成了强有力的市场占位,它们的客群也分布很广,有着杭州、上海等超级城市的基础人流,又有着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游客,这些庞大的消费者人流是一种巨大的财富。
我们可以认为江南水乡的整体旅游市场繁荣,得益于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区域内的消费力,也就是长三角本身的人口以及他们的消费力。这是中国人口最聚集、消费力最强的一个区域。而且,这些古镇与周边大城市基本车程在1~2小时之内,这是旅游的一个黄金距离区段。第二个方面,是外部的导入人口,每年去上海、杭州、苏州、无锡、扬州等城市数亿的旅游与商务人士。比如,仅年,外省市到上海旅游者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产业增加值.64亿元,比上年增长8.1%,过夜旅游者.04万人次,增长3.2%,在沪人均花费.41元,在沪平均逗留4.1天。
这些古镇就像是设置在消费力海洋下的一个个漏斗,所以,我们把这种依靠庞大消费力支撑而取得成功的现象称为消费力漏斗现象。一个项目最好能找到具有漏斗效应的地区作为自己的选址,这是项目成功的最大原因之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