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见
奇瑰探寻
“湘见湘知湘遇”年湖南人文游学
来到四中,听过的最美的一句话莫过于“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伴随着六月的脚步,背上一个背包,怀揣一份憧憬,承载一种精神,我们奔赴期待已久的远方。
或许是对旅程的期待,亦或是对远方的向往,从上火车那一刻起,便不愿再错过任何一道风景。窗外,辽阔坦荡的田野平川,挺立葱郁的树木植物,还有远处若隐若现的山川,皆在视线中飞奔,登场又匆匆消失。未及留神,映入眼帘的又是另一道别样的风景。远远眺望,目之所及尽是绿色,那成片的稻田绿油油的,一阵清风吹过,像一片翠绿的大海,上下浮动,此起彼伏。
张家界沿途的田野平川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车厢时,我们以朗朗书声开启新的一天。翻开《曾国藩家书》,我读出了四中少年应做的事情:不可惰、不可傲,并且以“懦弱无刚”为大耻。要坚其志,苦其心。我想这也是曾国藩要告诉我们后人的,亦是这次三湘之行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人生要义。
晨读《曾国藩家书》
撩开窗帘,一眼就看到了气势澎湃波涛汹涌的长江,在脑海瞬间中闪过了苏轼诗中的佳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倚靠长江而立的山川,岩壁垂直,山川拔地而起,望着眼前这样别致风景,听着脚下火车与铁轨发出的碰撞声,我意识到,我们距离湖南的路不远了,更幻想自己早已畅游于湖南的山川美景江河湖海之中。“身未动,心已远”。
历经23个小时到达湖南张家界时,迎接我们的是淅淅沥沥的小雨,也有些闷热,但却丝毫不妨碍我们对新地方新事物的好奇与期待。
湖南人文游学1线合影
初识湖南,兴奋不已。你虽没有北京那样繁华都城,建筑景色特点也不大相同,但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原生原味。
一路群山环绕,随着窗外风景的不停变换,终于看到了黄龙洞的真面目!洞口上方,“黄龙洞”三个刷着红漆的大字格外显眼。走近洞口,有习习凉风,进洞渐深,仿佛三九寒冬,叫人瑟瑟发抖。如王安石所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这是一片用历史、时空谱写的故事,一个石笋、石钟乳错综交杂的世界。
进入黄龙洞,地理课本中的喀斯特地貌在这黄龙洞中不绝于眼。黄龙洞素有“地下迷宫”之美称,这里所指的“迷”不是路径弯折幽辟,更多的是洞中钙质石积物所呈的五颜六色、绚丽多姿。穹顶石壁滴水沉淀的石乳、石柱、石笋、石慢、石琴,石花如水晶玉石,琳琅满目,异彩纷呈。
黄龙洞喀斯特岩溶地貌
巨大的洞穴中藏着自然的瑰宝和魅力。一块块神奇的钟乳石千千万万年不动屹立在那里,随着代表着鲜活生命的水滴欢唱,在色彩斑斓的灯光照射下,呈现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迹,创造出历史风尘的瑰宝!“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一路行走,洞中处处是风景,心中满满是震撼。
参天耸立的钟乳石
游学,见所未见,知所未知。学习才刚刚开始,路途中一定会有所磨难,但只要你尽力了,那结果一定是更美好的,如果不好,那它一定还没到最后。今日黄龙洞的奇瑰探寻之旅后已然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目光望向那片一望无际的大山,云雾缭绕,令人向往。即使身心十分疲惫,但我们依旧初心不变,热情不减。
湘西,期待接下来的三湘之行,与你的美丽奇伟湘见,与你的“边城”风情湘知,与你的傲岸气节湘遇!
彩蛋
承办
学生发展中心
图文
湖南人文游学团队
指导教师
薛雨潇关玲
编辑
校务办公中心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