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黄龙洞 >> 黄龙洞图片 >> 正文 >> 正文

黄龙洞村黑榜村到红榜村的嬗变

来源:黄龙洞 时间:2022/12/31

见习记者姚玲利

本报讯南太湖新区日前公布了4月人居环境和垃圾分类排名,滨湖街道黄龙洞村又出现在垃圾分类“红榜”名单上。这是今年以来,该村连续第二次入选为“红榜村”。“人居环境改善了,在村里散步心情也舒畅!”黄龙洞村村民管明方感慨,“以前一到夏天,垃圾桶散发着臭味;垃圾分类后,环保又干净。”

据了解,黄龙洞村是滨湖街道最早实行垃圾分类的行政村。由于人居环境整治不到位,今年2月,成了南太湖新区人居环境督办的“黑榜村”。

痛定思痛,黄龙洞村展开了一系列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组建以街道联村党委委员牵头、村书记为组长,联村办公室、村两委班子为组员的“五大提标”行动专班;以党建引领推进垃圾分类,开展“洁美行动”强化整治;大力营造庭院美化文明氛围;将人居环境整治和垃圾分类工作摆在村级工作重要的议事日程。

“我们积极发挥党员的作用,实行村两委联片及党员包户制度。”黄龙洞村书记吴红兵说。党员们早上跟着垃圾车检查垃圾分类情况,耐心劝导混桶农户如何分类;晚上走进村民家中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告知卫生整治长效奖励机制。同时,该村设定每周六“积分兑换超市集中开放日”,鼓励正确垃圾分类的村民前来进行积分兑换。同时,黄龙洞村在原有户分垃圾桶的基础上,采购了30L的户分垃圾桶,并迅速下发到户,进一步落实新区的“撤桶行动”。

渔湾自然村是黄龙洞村内的一个老村,常住户口80余户。由于村民急盼拆迁,起先并不理解本次整治行动。于是,吴红兵带队入户做思想工作,劝导村民提升人居环境是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幸福感的重要举措,呼吁村民自发参与到整治行动中。

除了口头劝说,该村村干部和党员还直接走进村民家中,根据庭院保洁和管理制度,挨家挨户指导村民进行门前屋后的整治。清理门前屋后的杂物和卫生死角,规范衣物晾晒、盆栽绿化的位置;散养的鸡鸭圈养起来;菜地四周围上了篱笆……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村民也改变态度,积极加入其中,3月顺利完成10户“洁美”庭院创建工作。

经过两个月的整治行动,黄龙洞村的村容村貌已大大改善。吴红兵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增进民生福祉的着力点。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巩固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环境工作。”

本文来源:湖州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8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