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黄龙洞 >> 黄龙洞图片 >> 正文 >> 正文

别小看复利法则,警惕努力工作的坑

来源:黄龙洞 时间:2022/9/26

《第一财经日报》的总编辑秦朔说:“中国劳动性收入的增长速度,赶不上财产性收入增长的速度。”

换个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工资涨的太慢,而财产性收入才能实现财富增长。

一、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这个新词产生于年的十七大报告,也叫做“资产性收入”,作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虽然总基数不大,但潜力却非常大。

尤其最近两年,“睡后收入”、“躺着赚钱”、“副业刚需”等等说法急速转热,由此可见,重视斜杠能力和财产性收入的人越来越多了,从侧面反映出大家对于固定工资的执着度正在逐渐降低,而对于国家来说,财产性收入的占据比例是衡量富裕程度的一个标准。

财产性收入的范围很广,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同时还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获得的租金、利息、专利收入、股票盈利和投资回报等等,从07年至今,财产性收入的概念已经有了十几年的积淀,稍作观察不难发现理财渠道是在逐渐拓宽的,正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就目前现状来看,房租、银行存款和理财收益是较为常见的。

1.房租

房子是非常现实的,看得到摸得着,但不同的情况和使用方法决定了它是资产项还是负债项。

房产的两极分化还是很明显的,有房的人有好几套,而没房的就算买一套也会被贷款压弯了腰。房租无疑是躺赚的典型手段,但也需要具备一些条件,除了居住的这一套以外,多出的房子会出现两种情况。

○没贷款。房子是自己的,不需要额外支出费用,如果位置、交通、周边环境不错,那么出租是很容易的,收回的租金会让房子变成资产项。

○有贷款。如果房子背有贷款,那么刨除贷款所需的部分,是否能赚到钱就要打上问号了,一旦遇上租不出卖不掉的情况,那么多出的房子就会立马变成负债项。

2.理财收益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话几乎要听到耳朵磨出茧子的程度了,但这个财究竟要怎么“理”我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和要求,也正因为有差别,所以理财方式才多种多样,如上篇所说,金融领域变数最大骗局最多,就是这个意思,同样都是理财,但根据不同的产品,每个人不同的需求和风险承受力,分类五花八门,不乏有投机者混迹其中,更有不少骗子伺机而动!

“投资需谨慎”说的除了投资本身所需承担的风险以外,还有我上篇说到过的各种骗局。

一般市场上常见的投资理财可以分为:股票、基金、债券、保险、黄金和期货。

○炒股:以前需要去证券交易所开户,但现在网上就可以开户了,操作是很方便的,但选股就各凭本事了。

○基金:又常见又操作容易,直接点开常用的APP就可以买卖了,基金种类很多,风险高低的都有,股票基金的选择可以详见前面《股票基金投资的8个小技巧》。

○债券:需要资金多不够灵活,但债券基金操作方便,不过最近回调经常绿,不准备长期持有的话短时间内慎选。

○保险:主要分为两大类,财产险和人身险,各自分下来就太多了,前者比如家庭财产险、企业财产险和车险,后者比如意外险、健康险和寿险。保险涉猎范围极大,比如郎朗给自己的手保价一亿元,还有在张家界的黄龙洞里有一根叫做“定海神针”的钟乳石,也被保价一亿元。

黄龙洞实拍,身价一亿的钟乳石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保险更多的是保护钱,而不是保护人,所以在全家都要买保险的情况下,侧重点别弄错了。

○黄金:一般分为三类,实物金、纸黄金和黄金现货,实物金一般是说金条,纸黄金是银行投资业务,现货黄金属于大宗商品交易。

○期货:危险系数很高,一般投资者务必慎重!慎重!慎重!

3.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应该是大家接触理财的第一步,通过银行营业网点或者网上银行都可以存,利率低但是安全,最近看到有银行宣告倒闭的新闻,因此定期还是建议去四大行,安全第一!

二、理财的打开方式

1.资产负债表

在系统学习中,投资的基础部分最先讲到的就是资产负债表,而这张表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好用,尤其针对“钱不知道花哪了”的朋友来说,绝对是一大助力。

如下图:

2.理想与现实是想与做的距离

同样是上班,同样的薪资,有人过的轻轻松松,有人却是越来越难,是工作差别巨大吗?也许不是,只是对于薪资的分配态度差别巨大!

在生活中,有朋友拿到工资先做规划,有的则直接聚会购物玩耍,在不同的选择之下,就算同样是月薪一万,前者也会比后者过的更容易,而且会越来越容易!如果前者不止做规划,还用存下来的钱做投资理财,距离则会越拉越大!

理财这件事要尽早开始,为什么这么说呢?

○同样是理财,在同样的存钱数额和利率之下,越早开始就能越早的实现财务自由。

○理财的方式很多,没那么轻易就能学会学懂运用,因此要尽早开始,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学习掌握!人生的前半段嫌麻烦懒得学的东西,在人生的后半段很可能会成为障碍,并因此过的不自由。

常听人说“我想理财,但是没钱可理”,我表哥也有过同款台词,我和他讲过理财的重要性,很可惜他没听,习惯了一种生活方式想要改变是很难的,这一点我理解但不认同,如果之前的生活方式没有让生活越来越好,那么为什么不改变呢?

既然意识到了理财的重要性,既然想到了开始,为什么不努力赚一些钱,再存一些钱,尽早开始呢?想是没用的,只有做才能看到成效。

3.越没钱越应该理财

当我这样说的时候,就被反驳了。反驳的声音说:“有钱人都是直接存入银行的,他们都不理财,普通人理能有什么用。”

是这样么?当然不是!有钱人之所以把钱直接存银行是因为他们熟知赚钱之道,赚钱的效率远高于学习理财获得高收益的效率,所以把钱放在银行只是为了稳妥,相当于保险柜的作用。

“时间就是金钱”的道理在有钱人中间很实用,但在普通人中间,时间能代表的只是一天工作八小时,睡觉八小时,还有通勤娱乐的八小时而已。

有钱人赚钱太容易了,但对普通人来说却并不容易,尤其是想要赚大钱赚快钱更不容易!起始点已经不一样了,这时候还想把有钱人的方式套用在自己身上,显然不可行!因此,在自己更容易学到的赚钱方法上做足功课才是王道,而理财就成了普通人不得不学不得不会的技能,毕竟依靠体力赚钱是有上限的,而这个上限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压力的增大而越来越低!

人不会永远年轻!也不会有人依靠一份工资就跻身富人之列!没错,事实就是这么残酷!

4.复利法则

如果大富大贵的几率太低,那自主选择小富即安也未尝不可!也就是常听人们说到的“财务自由”!

怎样才算财务自由?简单来说就是在工资不动的情况下,利息足够生活,这样就能达到传说中财务自由的程度了!看起来是不是具象了很多?是不是燃起了希望?但这样的希望仅用存款数字就能轻易浇灭!

前几天和朋友吃饭时听她自嘲,说她的存款对不起银行卡密码,密码还要六位数,而存款不到。

听她说时有些唏嘘就绕开了话题,但实际上我已经不止听一个人这样说过了,“六位数的密码保护两位数存款”云云。

过的这么难,何不试试复利!

目前的通货膨胀率是5%多一点,那么只要选择一个6%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就能抵消通货膨胀了!

假设每个月存,利率是6%,那么第二个月是,第三个月是.6……以此类推,利息滚入本金,每一分都不会被浪费,这就是复利带来的好处!

三、“努力工作”是个坑

好吧,可能有点标题党了。

小标题的意思不是鼓励大家不要努力工作,只是想表达工作未必能带来财务自由!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想突破工资上限很不容易,升职加薪会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比如工作年限太短、比如学历不够、再比如同事是领导亲属等等,这些外因是一时半刻甚至凭一己之力无法轻易克服的,也就是说就算做了同样的工作,甚至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各种阻碍也会拦在那,影响升职加薪的进程!

努力工作很多时候是无法施展抱负满足野心的,甚至可能连工资都不如他人,吭哧吭哧的努力着却不见存款增加,心里不憋屈么?学点利于生活,利于钱生钱的技能不好么?了解一下复利的魔力,慢慢就会发现不同,而这样的改变会直接体现在存款数字上,不香么?

以前觉得加班能精进技能,可以得到更多的机会和赏识,但其实不会,也许领导心里有一本明账,但天平倾斜之处未必是公平,不是所有努力都能带来预期结果,倒不如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加班,用加班的时间扑倒学习赚钱这件事上,才是真正的为生活做谋划!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7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